1.2 張以忠碩士論文《台灣非暴力抗爭的歷史考察》介紹


(1.2)張以忠碩士論文《台灣非暴力抗爭的歷史考察》介紹

姓名:
張以忠(Chang Yi-Chung
碩士論文《台灣非暴力抗爭的歷史考察》
(論文出版年20131月)
學經歷:
世新大學新聞系學士
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
目前擔任財經記者


論文介紹:


  街頭抗爭長久以來不斷面臨關於群眾路線一連串的老問題:要維持和平還是採用暴力?激情的群眾如何非暴力?暴力就是不好的嗎?本研究是以下列發想做為起點:不論抗爭訴求為何、是否標舉和平做為前提,當社會抗爭者走上街頭,必然面臨抗爭運動引發暴力的可能性。這是因為,抗爭運動者並非是用精密的程式所寫成,在面對挑釁時,或是警民在拉扯過程中,往往會控制不住而引發流血暴力。而「暴力」在媒體、輿論的過度渲染下,使運動被貼上暴力的標籤,反而會讓抗爭訴求失焦。



  而抗爭者在面臨上述難題時,通常會採取二種回應方式。第一種強調暴力的正當性,認為面對殘酷不講理的當權者,必須以暴制暴才能解決問題,採取暴力反抗不代表就是信仰暴力,而是邁向理想社會之路不得不的手段,所以不應該將暴力視為絕對之惡;第二種是以和平、理性、非暴力做為運動的號召,試圖與暴力劃清界線,符合社會期待,因此會盡量以相對保守、安全的示威遊行做為運動基調,避免群眾失控而引發流血暴力。這二種立場都有其合理性,不過也都有某些內在限制必須面對。就第一種立場而言,它反映社會大眾將暴力不成比例的放大檢視,掩蓋了訴求的本質,不過,採用以暴制暴的武力對抗手段,它反而讓當權者得以採取武力鎮壓,從而再次宣示自身壟斷暴力的正當性,同時因為媒體報導焦點集中在暴力衝突,使原本的運動訴求更加模糊。而第二種立場,是一種沒有衝突的抗爭運動,被認為過於保守被動,無法逼迫權力機構讓步,往往讓運動難有進展。
  

在上述二種立場之外,出現了第三種抗爭方式,也就是非暴力抗爭(nonviolent resistance)。非暴力抗爭是一門經由梭羅、甘地、金恩等人發展而來的抗爭思想,其一方面強調嚴格的非暴力信念做為運動的精神,另一方面以各種非暴力的衝突手段做為抗爭利器,將「非暴力」與「衝突」調合在一起,避免了暴力抗爭以暴制暴的循環,也與保守、被動的和平抗爭區隔了開來。非暴力抗爭思想在1980年代傳入台灣,啟發了台灣的社會運動領導人,並將這套抗爭思想運用在社會運動,創造了台灣非暴力抗爭的實踐。


  本論文欲達成二項目標,第一,對於非暴力抗爭在台灣的發展提出一個系統性的說明,即:非暴力抗爭在台灣經歷了哪些轉變?第二,在第一項目標的基礎上,本研究將分析非暴力抗爭與相對保守、被動的街頭運動有何差異?這種差異的區分,將有助於理解和平、暴力在街頭運動中的不同層次,建立關於和平與暴力立場的行動光譜。


  本研究將台灣非暴力抗爭的發展分為三個時期:1980年代、1990年代、2000年之後。1980年代,藉由探討城鄉宣教事工(URM)與非暴力的關係,我們發現視非暴力為信仰的蹤跡。在1987年反國安法行動的分析中,江蓋世凸顯出非暴力抗爭的「衝突」層面,而民進黨則在這場示威中表現為避免衝突的「反污名化邏輯」,這種邏輯的特點為:以非暴力口號來回應社會期待、對非暴力採取策略性的游移態度、避免衝突。反污名化邏輯使得抗爭運動難以應付非預期的衝突,而容易引發流血暴力。


  1990年代,廢除刑法100條運動將「信仰非暴力」與「衝突」結合在一起,展現為「衝突邏輯」,其內涵為:強調「衝突」,使得街頭運動必須強化非暴力的訓練,甚至將非暴力視為信仰而非手段。民主化之後,核四議題面臨代議民主的僵局,催生了公投民主,1994年、1997年發起的「核四公投‧千里苦行」運動便是為此而發,由於民主深化才是苦行的長遠目標,因此這場運動嚴格的非暴力訓練,並不完全表現為衝突邏輯,而是呼應民主脈絡的非暴力抗爭。


  2000年之後,公民防衛的發展以及228牽手護台灣,顯示台灣在兩岸主權爭議下,處於「面對外來侵略」的情境,這符合公民防衛理論的出發點:用非暴力不合作的手段拒絕外來侵略者的統治。2006年的反貪腐倒扁運動,顯示了運動參與人數所產生的影響,在「非暴力精神」無法貫徹、「衝突」無法施展的情況下,運動一方面走向消沉,另一方面在後期面臨了反污名化邏輯所導致的情況:群眾的反撲。


  藉由台灣非暴力抗爭的歷史分析,我們可以瞭解抗爭運動中暴力、非暴力、衝突三者間的關係。將非暴力視為信仰或僅是一種策略、是否預設衝突等不同的出發點,將會導致截然不同的運動發展。誠然,在具體的抗爭情境中,情況是複雜、多變的,也許不存在嚴格意義上的「反污名化邏輯」或非暴力抗爭。但建立這些關於非暴力、衝突與暴力的行動框架,並給予定性說明,目的不是為了吹捧或譴責某一類抗爭立場;因為任何抗爭運動都是在實踐中形塑出對自己有意義的認知狀態。本研究的目的在於,讓原本糾纏在一起的叢結,藉由分析框架來說明不同元素彼此之間的「關係」,使這些關係公開化、問題化。
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4《非暴力思想的台灣實踐》(7)(8)

非暴力的理論與策略 江蓋世 著

0《非暴力思想的台灣實踐》前言&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