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章 非暴力的影響 (23)

第六章 非暴力的影響 ( 23 ) 《展現民力 --- 非暴力的理論與實踐》 《上篇》 江蓋世 1989 年,東歐及中歐爆發民主革命浪潮。其中,羅馬尼亞則不幸淪為流血革命。當時羅馬尼亞軍方眼看大勢已去,便倒戈轉向,站在人民這邊,而向忠於西奧塞古的安全部隊開戰。羅馬尼亞共黨領袖西奧塞古( Nicolae Ceausescu )與其妻子艾蓮娜 (Elena Ceausescu) ,逃亡途中被捕, 1989 年 12 月 25 日聖誕節當天,遭到槍決,結束了長達 24 年的獨裁統治。相片來源 _ http://upload.wikimedia.org/wikipedia/commons/1/19/Romanian_Revolution_1989_1.jpg 非暴力革命,就是人民在革命的過程中,學習行使自己的權力,以改變現狀,而後他們才有能力控制新政權。人民不應期待英雄豪傑來拯救他們,而是他們自己來拯救自己。革命前,人民學會開車,革命後,人民自己開車,這才是民主。 暴力革命,很難還政於民 打著人民旗幟革命,革命成功後,應給予人民真正的權力。但是,暴力革命後建立的政權,在革命之前,權力掌握於革命團體的領導階層,而革命的過程中,人民又無法實際的參與決策權,無法有效的控制領導階層,那麼,我們很難期盼,這樣的革命團體成功後,真的會還政於民。 暴力革命成功後的政權,將來維持這個政權,往往也是靠著暴力,來對付外來的敵人或內部的反對者。 在這樣的環境,統治者與人民認為暴力就是解決紛爭的唯一手段。同時,科技愈是文明,統治者這一方擁有現代化的槍砲彈藥、現代的通訊、精良的警察裝備、交通運輸、電腦檔案……等,如同喬治歐威爾筆下的《一九八四》,老大哥控制了人民一切的生活。另一方面,人民與統治者相較,手中所握有的資源有限,在暴力競技場上,人民往往處於劣勢,人民無法有效的控制統治者,這種結果,也否定了革命所追求的民主自由的崇高目標。 12 非暴力運動的組織型態,是由下而上的結構︰ 領袖的產生,是由下而上的產生;領袖的地...